2024年6月西宁某中学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两名15岁初中生在22天内病亡,且死因相同——患的是同一传染病:流行性脑膜炎。

流脑病死率虽高,但可防可控!
一、什么是流脑?感染后有怎样的表现?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,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,发病急、进展快、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。人群对流脑普遍易感,多发生在冬春季,2~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,6个月至14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,7岁以下儿童病死率较高。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。
流脑患者最初有低热、咽痛、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。很多患者以为是感冒,服用了退烧或者抗病毒的感冒药后就不管了,结果病菌进入血液繁殖,再狡猾地穿过血脑屏障,引起了脑膜炎。患者会体温升高、头痛、呕吐,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一、分布不均的皮疹等。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、频繁喷射状呕吐、怕光、狂躁、颈后疼痛、颈项强直等症状。
二、流脑的传播方式
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,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。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,借飞沫传播。在流行期间,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~4%,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,有时高达50%以上,人群带菌率超过20%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。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可通过咳嗽、喷嚏等呼吸道飞沫传播。密切接触如同睡、怀抱、接吻、哺乳等也可能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。
三、流脑的典型症状
潜伏期1~7日,一般2~3日。其病情复杂多变,轻重不一,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,暴发型,和慢性败血症型。
普通型约占90%左右。病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、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,但由于起病急、进展快、临床常难以划分。暴发型少数病人起病急骤,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,常于24小时内甚至6小时之内危及生命,此型病死率达50%,婴幼儿可达80%。慢性败血症型不多见,多发生于成人,病程迁延数周或数月。反复出现寒颤、高热、皮肤瘀点、瘀斑。关节疼痛亦多见,发热时关节疼痛加重呈游走性。也可发生脑膜炎、全心炎或肾炎。
四、预防措施
1.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
成人多对脑膜炎奈瑟菌有免疫力,而儿童免疫力较弱,因此预防流脑的最好措施就是接种流脑疫苗。目前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,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。
2.“三晒一开”,杀灭病菌
脑膜炎奈瑟菌怕冷、怕热、厌氧。所以,在阳光充足、空气新鲜流通的环境中不易生存。常晒太阳、晒被褥、晒衣服,居室常开窗通风,可以杀灭病菌。
3.提高个体抵抗力
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,加强锻炼、按时作息、充足睡眠,合理膳食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如发现儿童有不明原因的高热、头痛、呕吐时,须引起警觉,及时去医院检查,确诊为流脑要及时隔离治疗。
参考资料
1.进展快,来势猛,病死率高!西宁2名同班初中生因流脑病亡!“疾控先生”解读官方通报。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_rcfLRtlMIM5czGH5WyQMQ
2.A+医学百科
http://www.a-hospital.com/w/%E6%B5%81%E8%A1%8C%E6%80%A7%E8%84%91%E8%84%8A%E9%AB%93%E8%86%9C%E7%82%8E#google_vignette
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宣